首页/养老资讯/常见问题/养老需求显然是巨大的,那么为什么空置率这么高呢?
- 常见问题
-
养老需求显然是巨大的,那么为什么空置率这么高呢?
发布时间:2024-06-06|济南养老网
在实际实践中,一些地区的养老院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运营模式:
(一)试点“家庭病床”模式,解决护理资源过剩问题。
“我觉得‘家床’是一片蓝海,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发展它。”。
在上海经营着两家私人养老院的王海水说,选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来自周边同行的竞争并不激烈。
但开业后,业绩远低于预期,床位数为133张,入住率约为25%。
养老院的空置床位持续增加,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这也成为他主动参与全市家庭护理床(简称:居家床)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王海水的幸福之家养老院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家庭护理床试点项目的服务机构,将养老院的护理资源延伸到了敬老院。
成为家庭病床服务单位后,幸福之家养老院已接到近90个业务订单。其中,只有老人的家庭占73%,独居老人占19%。服务对象年龄最大的是95岁,平均年龄约为82岁。这些老人在过去是养老院的潜在客户。
他们发现,雇用保姆或家庭护理人员只能照顾日常生活。如果想进一步享受定期的健康监测、理疗等专业护理服务,就必须依靠养老院的资源。
这个意义上说,更符合中国人养老理念的居家床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在短期内解决疫情下养老院的护理资源过剩问题。长远来看,也是养老机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转型方向。
随着居家病床试点范围越来越大,养老院的供需双方有望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不久前,王海水为他的幸福靖宇养老院申请了上海市第二批家庭病床试点项目。
(二)医养结合模式: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双重需求。
老年人对“护理”和“医疗”的需求重叠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医养结合”成为国家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鼓励在敬老院内嵌入医疗设备或服务,或者由敬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如,在《上海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民政部门明确将医养结合作为未来五年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一项举措,并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同服务率达到100%”作为重要预期指标。
浦东环东敬老院院长刘梅还管理着另一家敬老院——孙桥敬老院。都位于非中心城区。前者从来没有推出医养结合的模式。现有床位81张,入住人数31人,入住率一直不容乐观。
后者于几年前与原孙桥卫生院合并重建。是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院。现有床位210张,老年人158人,入住率超过50%。有比较完整的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医疗和护理部分通过医院2号楼的绿色通道相连。
“如果老人需要就医,可以直接转到隔壁楼的病房。这将减少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因就医而离开的现象。
最节省社会成本的方法是将残疾老年人安置在机构中,接受特别护理。因此,他也计划为自己公司下属的两个民间组织: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一个养老院走“社区医养结合”的路线。
为了给敬老院提供医疗服务,詹勇特意从自己分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挑选了一支由2名医生、6名护士、3名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团队,进驻敬老院的医疗室,进行专职服务。目前,敬老院的120张床位里住着100多位老人,入住率超过90%。
他计划以现在的社区医院和养老院为基地,辐射到社区,再到每一栋楼,最后到老百姓家门口和床头。医生会探访残疾长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这样护理人员就会知道如何照顾老人了。这种模式比医疗和护理分离更有效。
(三)使机构以家为基础,使养老院有家的感觉。
养老院的高空置率是一种资源浪费。实现养老院的居家本质,是提高养老院入住率的突破口,也是养老院面临初转型阶段的最佳方向。
借鉴一家高端民营养老院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她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步,建立关系。从机构与患者的关系到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养老院的传统做法是将入住的老人作为护理对象,实行床位制。床制度应改为住户制度,住院的老年人应按住院老人待遇处理。老人可以评论我做的任何错误,可以提出投诉,可以更换管家,而不是忍受他们或试图改变机构。”。
袁晓燕补充说,养老院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这里的居民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这是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好处。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服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老年人应该能够自由选择用餐时间、房间布置、照顾者类型等。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快乐、自由和方便。”。
从去年3月开始,不到一年时间,湖北省医疗保健康复中心养老服务部已入住200多位老人。许多老年人来这里是因为它的声誉。
在这里,所有的房间都朝南,窗户俯瞰着广阔的南湖。每间客房都配有阳台、洗衣机、中央空调、冰箱和微波炉。她鼓励老年人从家里带一些东西到设施里,只要不影响整体结构,比如和子女孙辈合影,或者一件珍贵的物品。她还尝试从集体用餐改为自助餐,尽管她说这种模式仍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