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养老顾问

    0531-82982365
  • 首页/为老服务/文学/文学创作/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 文学创作
    • 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发布时间:2024-01-08|济南养老网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百年,人生苦短,青春迅速老去。一个作家或者诗人,从家乡的一个农家小院走出来,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成为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写出作品,晚年大部分离开了自己的根,在家乡安度晚年。我觉得作为一个家乡的文人,应该写家乡的山川、河流、田园风光、人情、英雄故事。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你要用一支彩笔,一颗诗意的心,描绘出故乡的风景,写出故乡真正的灵魂。”这是一个家乡作家诗人应有的德行,也是他一生所展现的风采。


      我是一个从沂蒙山走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作家,沂蒙山是叶源老龙湾畔的一个小村庄。我一生都在学习明代散曲前辈冯为民的散曲风格。晚年被潍坊市命名为他的传奇传承人。在我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我一直以他为榜样,为他的乡土气息作品努力学习。我认为我们的祖先是热爱家乡和歌唱家乡的典范。他弃官隐退,寄情于山川,死于乡野。他深入家乡的农民生活,写了170首散曲,是赞美家乡、描绘家乡美好画卷的好书。对于我们的家乡临朐,冯为民以老龙湾和家乡生活为题材,写下了大量的乡愁作品,可见这是我县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为家乡增添了光彩,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巨大。


      我在沂蒙山出生长大,老龙湾畔有我的家。我是散曲大师冯为民的第十七世孙韦逸珊的儿子,一个从小农家走出来的文学作家。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老乡们都和我有很深的感情。我所有的文章,尤其是诗歌,都应该充满首都特色,我家乡的历史和现代特色。上世纪50年代,我中学毕业后从一个农家男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从此开始写作,逐渐有了一定的写作水平。我调到县里工作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成了第四任县委新闻书记,不久又成了临朐县委报告组组长。1976年,我出任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深感宣传临朐、描绘临朐新图景的任务相当繁重。领导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地方。不发挥我的智慧,用尽我所有的力量,我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吗?我受了旧社会的苦,去东北吃了一顿饭。是共产党解放了我的家乡,有了光明的生活,培养了我的文化和写作能力。没有感恩之心,我能做出伟大的贡献吗?回过头来看,我并没有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也为建设家乡在宣传方面做了一些事情。


      宣传家乡两大水库建设,以新闻和文学创作的形式,深入全面地撰写大量文章,弘扬家乡人民的英雄奋斗精神。1958年建设冶源水库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没有参加那场火热的战斗场面,但我被学校看望家人的观点所感动。我为水库写了第一篇散文《山中明湖》,发表在1962年4月14日的《昌潍大众》上。后来我把水库的名字改成了鞠扬湖,又写了一篇《鞠扬湖的波浪》,还写了水的来源。


      20世纪70年代,临朐人在青石山区修建了松山水库,这在临朐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期间我担任县委报告组组长,深知责任重大,不能拒绝宣传这个全县重要的典型。我带领5名记者来到水库工地,在帐篷里住了七天七夜,和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看着临朐人钻窑洞,高空吊渡槽,英勇奋战。终于拿到了足够的材料,回县里起草分工。我负责整篇文章,用一周时间写了一篇长篇特写,马不停蹄地送到济南大众日报。很快,报纸一天四版,在临朐出了两三版。碧水绕青山”,并配发了一张气势磅礴的大尺度照片。第二版刊登了水库工地的英雄故事。用这么大的篇幅,重点宣传了一个县、一个水库的事迹。作为省报,是第一次实时,所以在全国影响巨大。没过多久,人民日报派著名记者刘与我合作写了一篇通讯《青石山的水库是怎么建成的?》,刊登在《人民日报》第二版头版头条,回答和破译了世界青石山区能否建水库的问题,突出了我县的一大创举。从此,我们县成了全国水利标兵,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县里还专门设立了接待站。在我的写作职责中,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宣传临朐的作品,可以说是描绘家乡的一部奇葩。


      偏一的古蚕村,本身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临朐的许多作家和诗人都写过关于蚕乡的优美散文。因为出生在蚕乡,所以热爱蚕乡,对蚕乡生活了解很多,写了很多关于蚕乡的文章。那时候正值春蚕时节,你走在路上或者穿越村庄,都会闻到蚕的味道,遇到很多砍桑树的人,接触到养蚕院子里的很多蚕。因此,蚕乡的生活让我充满激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写了《蚕姨》,发表在《天津散文月刊》和《人民日报》上。后来,我写了《蚕乡春情》、《蚕乡春天》、《蚕乡诗歌》等。被《散文》、《青岛文学》、《山东文学》等采用。我在蚕乡写过《洗蚕匾》《洗蚕匾》等一系列诗歌。我们县写蚕乡的诗人作家很多,但是发表的水平不高。所以我关于蚕乡的诗,在蚕乡的史记中是出类拔萃的,现在看来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观赏石之乡临朐县有两大奇石市场。能造天下第一砚的自产红石,曾以五彩石闻名全国,还有各具特色的紫石、龟石、峄山石、商水石,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奇石,一度在我县引起轰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购买。吴泾镇形成了大规模的北方石林。至今各种奇石雄伟壮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同时,抽空去市场逛逛,参加县里的赏石活动,写了上百篇奇石文章,其中有多篇发表在全国著名的奇石报刊上。1991年,短文《临朐红石》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成为我县红绫砚发表的最高档文章。还有《红绫砚制作艺术解析》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最高级别的石材刊物《中国赏石》上,以及在《赏石》、《石友》、《中国赏石之家》、《中国赏石网》上发表的数十篇稿件。2014年10月,山东画报出版了一本名为《石缘》的书,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此外,他还为我县20多位石头爱好者写了故事,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这种创造性的行为已经写了数百篇奇怪的石头文章来宣传我们县的特产。曾撰写散文《山国新渔歌》,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并入选全国散文选。我在临朐写过很多有特色的全羊宴,在《农民日报》、《中国粮食报》等报纸上发表,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有名气。


      为了描绘家乡的美好画卷,历代临朐的学者、作家、诗人,包括当代的诗人、作家,挥毫泼墨,写出了一大批名篇佳作,为我县增添了辉煌的光彩。我这一生,为家乡的画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也只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缺少重磅作品。但是,我觉得,作为家乡的孩子,我应该付出我所有的才能来回报家乡的恩情。希望当代创作大师、作家为家乡增光添彩,让我们的家乡临朐像一个大花园一样更加美丽,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桃花源。

    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济南养老网THE END济南养老网
    返回列表
  •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2024-04-25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为了向在院老人、职工及患者家属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帕金森病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月11日上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

  • 要写好同题乡情诗

    要写好同题乡情诗2024-01-08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生命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写农村爱情诗不能拘泥于同一件事。如果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变,实质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相同的名称新鲜地写出来。我写过大量的农村爱情诗,很多都围绕着很多话题,但内容原则上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写作。我觉得这不是重复。这是新的生活,新的生活,新的诗歌。否则农村爱情诗如何前行?所以我们写农村爱情诗,一定要写它的时代感。

  •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2024-05-17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

  • 我是怎样做伯乐的?

    我是怎样做伯乐的?2024-01-08 人的一生,只要从事一项事业,就需要伯乐。伯乐是老师,是大师,是帮助别人的人。不崇拜伯乐,就学不会谋生,就成不了某个行业的名人。在我的一生中,尤其是在新闻和文学创作中,我拜访过很多伯乐,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引导我走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在向老师学习的同时,也认真的做了别人的伯乐。我从事新闻工作30年,回想起来,我做过1000多名学生和几十位文学作家的伯乐。这些学生的成名和成功无疑浸

  • 乡土诗人要为奇石写诗撰文

    乡土诗人要为奇石写诗撰文2024-01-08   奇石是大地和山脉的骨骼。无数奇石裸露在山川河流中,深埋地下。奇石原产于中国,有的在地下埋藏了上亿年,有的是挖掘出来的宝石,有的在阳光下暴晒,成为人们欣赏的风景点。大量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石头变成了宝石,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奇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衣食住行的必需品。石头不可能是最讨人喜欢的。所有的奇石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诗意。奇石“用生命智慧的密码穿越了刚才的访问,直击我

  • 倒春寒与回南天,老年人注意这4种疾病风险

    倒春寒与回南天,老年人注意这4种疾病风险2024-05-21 “今年倒春寒特别厉害”成为近期网络热议的话题。最近,广东的天气一直处于“过山车模式”。在最近一波迷蒙的南方春雨回归中,新一轮冷空气将于本周抵达广东。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气温升降频繁,加上湿度大、暴雨多,广州各大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提醒,随着倒春寒和南风回归的交替到来,我们要格外警惕几种疾病风险。30岁到90岁之间的人在天气突然变化时要注意胸痛。

  • 傲骄的美食!揭秘长辈口味变好背后的故事

    傲骄的美食!揭秘长辈口味变好背后的故事2024-01-08 众所周知,老年餐饮难做菜,不仅要懂营养学和餐饮技巧,还要懂医学知识和老年心理学。然而,碧桂园胡勇别墅养老社区的营养食品深深吸引了许多老人。今天,我们采访了碧桂园胡勇别墅餐饮中心的负责人肖平,来揭示老年人更好的品味背后的故事。

  • 老年人皮肤怎样护理?

    老年人皮肤怎样护理?2024-05-08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器官之一,被称为人体抵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地。可是皮肤的功用会跟着年龄的添加而逐渐阑珊,因而老年人更简略患上各种皮肤病,

  • 老人血压偏高 居家锻炼好处多

    老人血压偏高 居家锻炼好处多2024-11-11 在家适度锻炼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运动不仅能提升心肺耐力、增强血管弹性、调节自主神经、减轻体重,还能有效降低血压。然而,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高血压患者。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梁晨近日详细讲解了高血压患者的适宜锻炼方式,济南养老网小编为您整理如下。

  • 长寿老人都有着共同的心理

    长寿老人都有着共同的心理2024-06-21 ​在探索长寿老人的心理健康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共性——他们普遍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减盐可以循序渐进

    减盐可以循序渐进2024-04-30 对于很多人来说,“减盐”只是这样一件“重要的小事”。

  • 老年人消化不良怎么办?如何避免老年人消化不良?

    老年人消化不良怎么办?如何避免老年人消化不良?2024-09-25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饮食不当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如果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建议他们采取弯腰的动作。这种动作有助于食物更快地进入胃部,促进胃腔排空,加速消化过程。然而,患有胃食道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人应避免使用这种方法。

  • “清凉一夏”麻布社区长者绘画交流小组

    “清凉一夏”麻布社区长者绘画交流小组2024-01-08 2022年7月13/15/18/20/22日,马步社区海韵党-群众服务中心为马步社区老人举办了“清凉的夏天”绘画交流团。这个小组吸引了50位长者参加。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为这个炎热的夏天增添几分清凉。通过需求调查,很多长辈对绘画感兴趣。这个小组通过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主要内容是让长辈通过画草帽、帆布包、星球灯、团扇、树枝画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创意和配色想法

  • 8个动作帮助您有效地燃烧脂肪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8个动作帮助您有效地燃烧脂肪和保持健康的体重2024-05-15 “减肥的关键是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把体脂百分比降到最低。“张莉介绍,如果单纯的节食减肥,可能会使体内的水分或者肌肉流失,从而降低身体的代谢水平,降低你的减肥效率。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之上,有氧运动对减脂是有益的。

  • 老年人户外踏青,谨防“跌”出危险

    老年人户外踏青,谨防“跌”出危险2024-05-11 随着天气转暖,老年游客也迎来了出游潮。我们常说:“人老腿先老,树老根先枯”。到了65岁以上,不少人腿脚没有劲儿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跌倒。在我国,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就是跌倒。

  • 养老新社区为长者们打开网络世界的一扇窗

    养老新社区为长者们打开网络世界的一扇窗2024-01-08 现在出门买东西不用带现金了。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是的,我觉得别人是扫码支付,但是我看不懂...  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和中年人的生活习惯。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的困惑和无奈;也许,他们是你的父母;也许,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其实他们不是不愿意用,而是缺乏真正的关心和耐心。  亲和谷养老新社区专门为大叔大妈们开发了独特的智能手机基础操作课程。以图文并茂、手把手指导的形式教

  • 助医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医”靠

    助医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医”靠2024-04-2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一切。一大批人提供细致周到的医疗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各地根据老年人、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让老年人幸福养老。

  • 田园式的农村退休养老生活

    田园式的农村退休养老生活2024-05-09 中国养老的本质是一碗饭,一杯水,一口呼吸,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随着城市人口“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田园式的乡村养老正逐渐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