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养老顾问

    0531-82982365
  • 首页/为老服务/健康/心理/长寿老人都有着共同的心理

    • 心理
    • 长寿老人都有着共同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4-06-21|济南养老网

    在探索长寿老人的心理健康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共性——他们普遍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卧床老人出现压疮

    1. 开放乐观:长寿者通常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待人热情直率,不易发怒。研究表明,心态狭隘、忧虑重重的人更容易患病,而心胸宽广、乐观的人则患病风险较低。

    2. 热爱生活,善于生活:许多长寿的杰出人物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即使年事已高,仍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热情。他们拥有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愉悦的情绪,这有助于维持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和良好状态。

    3. 善待他人,知足常乐:长寿老人往往心地善良,不轻易发怒,生活简朴勤劳,尊敬长辈,爱护晚辈,能够与家人和他人和谐相处,长期保持身体环境的平衡有序。

    4. 广泛的兴趣和追求:参与绘画、书法、棋艺、音乐等活动,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带来快乐;追求目标能激发思考,延缓大脑衰老。许多长寿者热衷于这些活动,对工作负责,追求卓越,这种对艺术的修养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仅锻炼了身心,也促进了长寿。

    5. 宽恕无私,决心正直:性格刚毅、正直、无私、忘我,是那些具有强烈进取心的长寿者的共同特征。这样的性格使他们胸怀宽广,神经系统协调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突变;无私忘我,心胸开阔,有利于长寿。

    济南养老网THE END济南养老网
    返回列表
  • 我为什么反复写红丝砚

    我为什么反复写红丝砚2024-01-08 我县老崖崮村西壮山,产的红丝石,制作的红丝砚,在全国群砚之中,名列第一。西晋张华《博物志》有记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余,青州红丝石第一。”199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登了我写的文章《天下石砚数红丝》,文中说道:“红丝石的主要产地为古青州所属的临朐县老崖崮。这里所产红丝石,不仅石质尤佳,且石层极厚,藏量丰富。”毫无疑问,我们临朐产红丝石最多,红丝石砚数天下第一。所以说,红丝砚是我县最有优势的

  • 乡土诗人要为奇石写诗撰文

    乡土诗人要为奇石写诗撰文2024-01-08   奇石是大地和山脉的骨骼。无数奇石裸露在山川河流中,深埋地下。奇石原产于中国,有的在地下埋藏了上亿年,有的是挖掘出来的宝石,有的在阳光下暴晒,成为人们欣赏的风景点。大量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石头变成了宝石,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奇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衣食住行的必需品。石头不可能是最讨人喜欢的。所有的奇石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诗意。奇石“用生命智慧的密码穿越了刚才的访问,直击我

  • 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2024-01-08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百年,人生苦短,青春迅速老去。一个作家或者诗人,从家乡的一个农家小院走出来,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成为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写出作品,晚年大部分离开了自己的根,在家乡安度晚年。我觉得作为一个家乡的文人,应该写家乡的山川、河流、田园风光、人情、英雄故事。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你要用一支彩笔,一颗诗意的心,描绘出故乡的风景,写出故乡真正的灵魂。”这是一个家乡作家诗人应有的德行,也是他

  • 要写好同题乡情诗

    要写好同题乡情诗2024-01-08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生命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写农村爱情诗不能拘泥于同一件事。如果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变,实质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相同的名称新鲜地写出来。我写过大量的农村爱情诗,很多都围绕着很多话题,但内容原则上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写作。我觉得这不是重复。这是新的生活,新的生活,新的诗歌。否则农村爱情诗如何前行?所以我们写农村爱情诗,一定要写它的时代感。

  •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2024-04-25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为了向在院老人、职工及患者家属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帕金森病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月11日上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科普活动。

  •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2024-05-17 人老了,“九不过”,句句都是大实话,值得一读再读

  • 春季吃春菜应时又美味

    春季吃春菜应时又美味2024-04-19 ​恰逢仲春时节,万物复苏,大量新鲜嫩嫩的春菜上市,不仅鲜美可口,而且时令营养丰富,还有利于健康。春天的食物包括什么?如何吃得更好、更健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卞珊珊给市民提供了一些吃春菜的建议。

  • 老年人四季要怎么样选择食材呢

    老年人四季要怎么样选择食材呢2024-08-22 老年人选择食材时,应顺应四季的变化,挑选当季的食材,以维持身体健康。

  • 如何科学进食三种高胆固醇食物?

    如何科学进食三种高胆固醇食物?2024-04-25 不少朋友认为,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饮食中的胆固醇越少越好。的确,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原料”,大量研究证实,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胆固醇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 老年人皮肤怎样护理?

    老年人皮肤怎样护理?2024-05-08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器官之一,被称为人体抵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地。可是皮肤的功用会跟着年龄的添加而逐渐阑珊,因而老年人更简略患上各种皮肤病,

  • 老年人护牙应遵循哪些原则?

    老年人护牙应遵循哪些原则?2024-12-27 我们知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腺功能减退了,这样会使口腔的冲刷作用减弱,患口腔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牙齿松动和脱落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尽管患口腔疾病的几率在上升,但是很多老年人都会误认为牙痛不是病,其实老年人出现了牙痛,有可能是某种口腔疾病的征兆。所以,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不容忽视的,老年人老年人保护牙齿一定要做好措施。​

  • 粗粮营养丰富,也有适当的吃法

    粗粮营养丰富,也有适当的吃法2024-05-1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建议每天摄入200克~300克谷类食物,其中粗粮和豆类为50克~150克,薯类为50克~100克。许多市民想知道什么是全谷物。

  • 连体衣-为卧床老人定制的关怀

    连体衣-为卧床老人定制的关怀2024-06-26 当我们逐渐长大,父母却日渐老去。他们曾经是我们遮风挡雨的港湾,如今却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尤其是对于卧床老人来说,日常护理更是充满了挑战。清理身体难办,长期卧床不清理又容易引发褥疮,清洁问题让老人尊严流失。更有甚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还会无意识地做出吃尿不湿、脱衣服等行为,这些都让家人感到心力交瘁。今天济南养老网​小编想为您推荐一款专为失能老人设计的连体衣,它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更舒适安心。

  • 临终关怀养老院是干什么的?

    临终关怀养老院是干什么的?2024-02-28 临终关怀是做什么的?随着中国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包括临终关怀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也开始完善。许多养老机构都开通了这类服务。在我们国家,面对老人谈论“死亡”是非常禁忌的,但随着人性化措施的发展,“临终关怀”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么,什么是临终关怀?今天,小编带您了解临终关怀养老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感兴趣的人!

  • 老人喜欢上网,针对老年网民如何健康上网

    老人喜欢上网,针对老年网民如何健康上网2024-11-01 老年人喜欢上网,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为老年网民健康上网。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老年人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趋势。然而,老年人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视力保护等。那么,对于老年网民来说,如何才能健康地上网呢?

  • 助医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医”靠

    助医服务让老年人更有“医”靠2024-04-2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一切。一大批人提供细致周到的医疗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各地根据老年人、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让老年人幸福养老。

  • 田园式的农村退休养老生活

    田园式的农村退休养老生活2024-05-09 中国养老的本质是一碗饭,一杯水,一口呼吸,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随着城市人口“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田园式的乡村养老正逐渐流行起来。

  • 养老新社区为长者们打开网络世界的一扇窗

    养老新社区为长者们打开网络世界的一扇窗2024-01-08 现在出门买东西不用带现金了。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是的,我觉得别人是扫码支付,但是我看不懂...  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和中年人的生活习惯。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的困惑和无奈;也许,他们是你的父母;也许,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其实他们不是不愿意用,而是缺乏真正的关心和耐心。  亲和谷养老新社区专门为大叔大妈们开发了独特的智能手机基础操作课程。以图文并茂、手把手指导的形式教